有青年弟兄被教会安排「短讲」操练,有时会担心预备不好、自己光景不好就「讲砸了」,那到底什么是讲好了?什么是讲砸了?
(明远弟兄说不是试讲,所有讲台都是讲道,只能称短讲)
短讲不是一场炫技比赛;它最核心的使命是用简洁清楚的方式,把神的话传递给当下的会众,使他们得造就、得鼓励、得提醒(彼前 4:10-11;林前 14:3)。一切衡量“讲好 / 讲砸”的标准,都必须回到这个目标,而不是回到讲员的面子、口才或讲台效果。
什么算是「讲好了」
A. 信息对准经文,焦点清晰
-选定的经文或主题经过祷告求印证,能回应当下聚会的需要。
-讲章结构简单明了:一句主旨 + 两三点展开 + 合宜结尾。听众离场时,仍能记住那句主旨。
B. 解释准确,应用贴心
-至少做到“不离经、不离题”:弄清上下文、关键字义,避免断章取义或灵意乱飞。
-应用不是抽象口号,而是让人“听得懂、做得到、愿意去做”。
C. 语气真实,见证真诚
-不必强装“属灵高峰”。坦白自己的挣扎、学习历程,更能引起共鸣。
-见证要聚焦神如何工作,而不是自己多努力。
D. 时间守规矩,流程配合
-短讲就是“短”——通常 5-10 分钟。能在限定时间内讲完,说明你真的抓住重点,也尊重聚会整体安排。
E. 态度倚靠圣灵,预备尽己本分
-事前祷告、研经、写提纲是“尽己”,临场倚靠圣灵是“让神”。两者缺一不可。
-若最后的果效显明弟兄姊妹被激励、被安慰,那就已经“讲好了”,即使口才并不华丽。
什么算是「讲砸了」
真正的“砸”不是“讲得紧张”或“卡词”,而是偏离了话语服事的初心,让信息无法荣神益人。
A. 经文被滥用或曲解
-为了凑点子硬扯上下文,甚至引用非经文来证明个人观点。
-结果给会众“夹生饭”:听了却咽不下,或者误导初信者。
B. 内容空洞或满是套话
-通篇属灵口号,却没一句落地。听众坐在下面,脑海里只剩“所以,到底要我干嘛?”
-或者材料东拼西凑、逻辑跳跃,让人云里雾里。
C. 自我中心、炫耀经历
-把讲台当成个人秀,讲自己如何敬虔、怎样突破,听众却感受不到神的荣耀,只感受到人的高举。
-或用玩笑、段子过度炒热气氛,冲淡了圣经信息的分量。
D. 失去爱与牧养的心
-语言刻薄、论断性强,只顾把“真理大棒”挥向人,却未流露基督的怜悯。
-没有考虑不同属灵程度的听众,导致信息成了少数人听得懂的“暗号”。
E. 时间严重失控
-说了 15-20 分钟还没进主题,或因拖堂打乱聚会流程,让会众疲惫、服事团队手忙脚乱。
-这反映了预备不充分,也缺乏对肢体的顾惜。
我真想提醒操练讲道的弟兄姊妹、也是提醒我自己:讲台不是展示完美,而是彰显信靠与忠心。青年弟兄愿意站出来,就已踏上学习服事的道路。衡量“好”与“砸”时,别只盯着流利度或掌声——而要问:
这次短讲是否忠实地把神的话送进了人心?是否流露了对主与对群羊的爱?
若答案是肯定的,即使语句结结巴巴,也算“讲好了”;若答案是否定的,即使台风稳健,也可能“讲砸了”。愿主亲自引导每一次短讲,让简单的话语成为弟兄姊妹生命里的祝福火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