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Answers

一、先把心安静——祷告与态度
-依靠圣灵:查经不是学术竞赛,而是与主相交。先用简短祷告请主开启心眼。
-带着谦卑与可教的心:准备被经文挑战、纠正、安慰,而不只是确认自己既有的立场。

二、选段落、读多遍——初步浸泡

  1. 选一个完整且长度适中的单元:例如一段叙事(可 2:1-12),或书信里的一个自然段(腓 2:1-11)。
  2. 至少三遍朗读:
    -第一遍用你最熟的中文译本(和合本或现代中文译本),抓主线。
    -第二遍换一套风格不同的译本(《新译本》或《当代译本》),体会细节差异。
    -第三遍读英文译本(ESV、NET、NASB 等)——英文往往保留原文某些动词时态和连接词。
  3. 标记直观亮点:反复出现的词、人物转换、情感高峰、逻辑转折 therefore/但是/于是 等。彩笔、便签或数字批注皆可。

三、观察(Observation)——看见经文本来长相

关键是“看见”,而不是立刻下结论。

  1. 5W1H 问题连发:谁?何时?何地?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?怎样发生?
  2. 关键词词义:
    -用 BibleHub 或 Blue Letter Bible 打开 interlinear,把希腊字母换成拼音就能找到 Strong’s 词典编号。
    -看简明释义即可;例如 agapē(αγάπη)= self-giving love。不要陷入语法迷宫(入门时我们并不了解希腊文的语法、结构、词态等)。
  3. 译本对照:把两三种译本并列阅读,特别注意:
    -动词的力度(“行走” vs. “奔跑”)
    -概念性名词(“恩典” vs. “慈爱”)
    -连接词(so that, therefore, but)引出的因果或对比。
  4. 背景快查:
    -圣经地图或 BibleAtlas.org:定位城镇、山谷、交通路线。
    -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(新约/旧约各一册)、Faithlife Study Bible 或 NET Bible 的注释:认识当时社会、政治、史地、历史、宗教氛围。
  5. 结构轮廓:可尝试分段。

四、解释(Interpretation)——让经文发声而非我们代言

  1. 用上下文约束自己:这段之前、之后谈什么?全卷书的主题是什么(如《腓立比书》喜乐与合一)?
  2. 回答观察阶段抛出的关键问题:
    -为什么保罗在此强调「我们的」主耶稣基督?(属灵身份与归属)
    -“被圣灵充满”与“不醉酒”并列的含义是什么?(两种对比的约束)
  3. 跨经卷呼应:遇到旧约引用、典故,可快速比对原处(StepBible 的“引用指向”功能很好用)。
  4. 初步神学整合:经文揭示了关于神、人、救恩、教会或末世的哪个角度?用一句话写下中心思想。

五、应用(Application)——让道进入生命场景

  1. 个人层面:
    这段经文暴露或鼓励我什么?需要悔改、信靠、顺服、感恩哪一点?
  2. 群体层面:
    若在小组分享,可问:我们教会(或家庭)目前哪个方面最需要让这段真理扎根?
  3. 行动具体化:
    给自己设一个可执行步骤(例如:本周每天早晨读一遍腓 2:5-11,大声默想“祂取了奴仆形象”)。

六、善用工具而不被工具淹没

  1. 原文字典(定点查用):Strong’s、Logos、微读圣经内的「圣经字义研究」
  2. 线上平台:
    -BibleHub:多译本对照、词典、地图、评论一站式。
    -Blue Letter Bible:免费原文逐词解析、语法基本信息。
    -StepBible.org:点击单词即出现词义、原文字频、跨卷引用。
  3. 软件:
    -微读圣经
    -ESV.org(带简要注释)
    -Logos app
    -纸本必备:一本好用的研读圣经(如 ESV/NASB Study Bible)、《新国际圣经地图册》、简单的圣经词典(Tyndale 或 IVP Pocket Dictionary 系列)。

七、实战小Tips
-从书信或福音书片段开始,叙事与教义兼具,易见结构。
-分阶段递进:初学者先练“看见”;半年后再逐渐加深原文学习、主题串读。
-小组共读互补盲区:别人提的问题常照见自己忽略的角落。
-定期回顾:每月选一两次把前面学过的段落串成整卷书脉络,加深记忆。

总之,归纳法查经的精神,就是【让经文自己说话】,再让自己——或个人,或群体——向这道发出的呼声作出真实回应。工具、语言学、背景知识都是仆人,不是主人。守住这条主次分明的轴心,你就能在日日简单操作中,稳稳扎根于神的话语。愿主赐下启示的灵,使你的每次读经都成为与主对话、被主更新的时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