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神是爱,为什么要让祂自己的儿子(耶稣)受苦、受死?这是不是对耶稣不公平?难道神像有些残酷的父亲,强迫儿子为别人牺牲吗?
如果神是爱,为什么要让祂自己的儿子(耶稣)受苦、受死?这是不是对耶稣不公平?难道神像有些残酷的父亲,强迫儿子为别人牺牲吗?
“父若真的爱子,怎么忍心让祂被钉?这不等于天父把苦难强压在儿子身上吗?”
圣经描画的救赎,不是父把子推去受刑,自己袖手旁观。
-约 10:17-18 耶稣说:“没有人夺我的命去,是我自己舍的。”
-腓 2:6-8 祂“本有神的形像,却…甘愿取了奴仆形像…顺服以至于死。”
父、子、灵本就是彼此相爱、荣耀对方的永远合一。
-父策划救赎,
-子自愿承担,
-灵亲自把这救恩施行在我们心里。
所以十字架不是“父虐儿子”,而是三一神爱的联合行动。
假设神只是说一句“算了吧”,不面对人类的罪与邪恶,那么受造将永远没有真正的正义:
-受害者得不到伸张,恶者也无需付代价。
-爱若放弃公义,最后连爱都会变得廉价。
十字架让我们看到另一种难以想象的途径:
-罗 3:26 “使神自己成为公义,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。” 神不是向罪妥协,而是用最昂贵的方式自己承担。
耶稣的“受苦”不是败坏的结局,而是爱的凯旋
-祂受苦、受死,但复活成了父对祂顺服与牺牲的大能印证(罗 1:4)。
-祂的荣耀不在于逃避伤痕,而在于用伤痕迎来全新的创造——
“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,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。”(赛 53:5)
“不公平”的角度被翻转
如果耶稣只是一个被迫的受害者,当然不公平;
但当你意识到:
-耶稣就是神自己(约 1:1)——不是局外人受难,而是创造主亲自走进受造世界的痛苦。
-祂主动捨己,目的却是邀请我们与祂共享荣耀(约 17:22)。
这时,“不公平”转为令人敬畏:
爱的深度竟然是——宁可让自己受伤,也不放弃拯救被造最失败的一群人。
十字架不是一桩冷冰冰的神学难题,而是一道邀请:
-如果真有一位神,为你付上了如此代价,祂的爱还需要更多佐证吗?
-如果连最深的恶和痛都被祂吸纳并翻转,你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失败与破碎交给祂?
因此我们说,十字架不是残酷父亲的逼迫,而是三一神合一的舍己:让公义与慈爱在耶稣身上相拥,使受苦成为救赎,使死亡变为复活。
正因为这份爱如此深,今天你我才得以坦然面对自己的罪与痛,并在祂复活的生命里得着全新的开始。